REVIEW 2013

2010 年由中華工商業聯合會所發起之「首屆兩岸四地房地產高峰會」在各界的支持與參與下,完滿成功,不僅提供兩岸房地產產業的另一交流管道,更開拓了一個多邊合作的平臺。時隔三年,兩岸無論在社會、經濟、政治等面向都有著相當大的改變。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情勢詭譎多變、前景未明及兩岸相關政策對產業持續造成衝擊的內、外影目前房地產產業正面臨投資大環境的低谷。另一方面,在國際化及兩岸關係的拉近氛圍下,兩岸營建產業制度與技術規範對接的需求日增、產業及學術界交流日益頻繁、兩岸大三通與ECFA 的簽署也開啟了臺灣產業與經濟生活型態的結構性轉變。
為因應未來趨勢,臺灣中華工商業聯合會兩岸四地房地產研究中心與臺灣都市計劃學會舉辦「2013 TEAM 20 兩岸建築新人獎暨城市發展策略與方法研討會」。一方面,透過專家研討會,邀請兩岸城市建築專家學者,就全球化下的亞太城市發展與競爭策略、臺灣長期以來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策略的合理性與適當性,以及目前中國城鎮化再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另一方面,藉由兩岸即將跨入業界的建築新人畢業設計作品展相互交流理解,使未來的建築產業更易於溝通對話,期望在未來尋找突破的發展路徑及兩岸可共同攜手,發揮1+1 大於2 的合作方向與目標。在面對快速的城市轉型與人口再結構時,怎麼樣的城市化模式與城鎮發展原則,才能體現獨特的在地文化與生機勃勃的人際結合?從多元的社會要求到建築本身功能,從生理與物理要求到情感與物質要求,什麼才是理想居住環境?「TEAM 20 兩岸建築新人獎」著重建築的人文與社會向度,鼓勵建築新人以設計論述針對過去的方法提出創造性的批評,並且用建造的語言對現代生活模式、社區居住發展、城市生活以及城市規劃等提出獨特見解與主張。

彭光輝 理事長
臺北科技大學都市與建築設計研究所教授
臺灣都市計畫學會

賴啓建 助理教授
新加坡大學建築系

解鴻年 副教授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朱亦民 副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

孫澄 副院長
哈爾演工業大學建築學院

王路 教授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洪嘉宏 分署長
內政部城鄉發展分署

白仁德 副教授
政治大學地政系

蘇瑛敏 所長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秦紅岭 教授
北京建築大學文法學院

許劍峰 副教授
許劍峰 副教授

講題:細胞間質、老子、城鎮化
皇延建築、皇延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講題:想像的主題性 評戰後的台灣現代建築
建築評論者

講題:市民參加型環境設計支援系統 – 金沢市計畫策略和設計支援的實踐
日本金澤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環境規劃系 系主任

講題:一個軟城市的論述與實踐
臺灣都市計劃學會 理事長

講題:日本舊城區再開發方法與課題
日本金澤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環境規劃系 教授

講題:從烏托邦走向主體化城市-兼論東亞城鎮化的未來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副總工程司
臺灣(按筆劃順序排序)
1.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2.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3. 成功大學設計與規劃學院(建築學系、都市計畫學系)
4. 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學系)
5. 逢甲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系)
6. 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7.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8. 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9. 樹德大學室內設計系
大陸(按筆劃順序排序)
1.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
2.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3.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4. 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
5.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6.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
7.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
8.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9.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10.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王 宇 / 哈爾濱工業大學
學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姓名:王 宇
作品名稱:
重慶特鋼老舊廠區城市空間再創造 -“四維反應場”
催化劑文化藝術工場設計
Regeneration of Urban space in the old industrial
area – catalyst of “Four-dimensional reaction field"
culture centr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