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2017
秉持以人為本,聚合心的力量。
一年一度的TEAM20建築與規劃新人獎,是在建築與規劃學界最具指標性的交流活動,每年皆邀請多位産、官、學界菁英齊聚一堂,爲學子們見證彼此代表作品的競賽與深度交流,且將所有參賽作品進行開放展覽,擴大各界參與。期待交流成果對各地城市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並促進不同城市的深度交流,共同爲城鄉發展落實美好願景。
-
兩岸城鄉統籌規劃暨産業聯合會
-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協會
-
淡江大學
-
樺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皇延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
社團法人南京大學台灣校友會
-
財團法人都市發展及環境教育基金會
-
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土政策研究中心
-
中華工商聯合會
-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
-
中國海外控股集團
-
海峽兩岸青年民意企業家協會
-
中國城鎮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SRH)
-
青春逗文創傳媒有限公司
臺灣(按筆劃順序排序)
01.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空間設計學系
02.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03.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04.東海大學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建築系
05.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建築學系
06.南華大學藝術學院建築與景觀學系
07.高雄大學人文院創意設計與建築系
08.淡江大學工學院建築學系
09. 逢甲大學建築學院
10.朝陽大學設計學院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11.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
12.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
13.銘傳大學設計學院
建築學系/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
14.聯合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
大陸(按筆劃順序排序)
01.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
02.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03.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04.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
05合肥工業大學
06.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07.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
08.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09.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10.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英才學院
11.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12.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13.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14.湖南大學建築學院
15.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16.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依名稱筆畫排列
-
TVBS新聞
-
人民日報
-
工商時報
-
中天電視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中國中央電視臺
-
中國時報
-
中國新聞社
-
年代新聞
-
旺報
-
東森新聞
-
東南衛視
-
海峽衛視
-
海峽導報
-
深圳報業集團
-
華視新聞
-
華僑報
-
雄獅集團欣傳媒-欣建築
-
新華通訊社
-
厦門衛視
-
蘋果日報
-
聯合報
活動時間:
2017 / 08 / 23 - 2017 / 08 / 24
活動地點:
淡江大學工學大樓
參賽作品展板展覽地點:
淡江大學工學大樓三樓
2017年6月30日:報名截止日(繳交文件:報名表、知識產權說明書)。
2017年7月25日: 參賽作品繳件截止日期(繳交文件:紙本作品集、作品圖紙、作品相關電子檔、競圖簡報電子檔案)。
競賽分爲兩組進行,
請報名時依作品之設計內容與特色,不以畢業系所為限,於參選報名表上自行勾選參賽組別
建築設計組
以建築群體或個體之內外空間、結構、構結、形體等為主體的設計作品
城鄉規劃組
以處理街區、小區、鄰里,乃至于整體城鄉之空間或組織關係為主體的設計作品
-
競圖賽制 : 邀請制
-
對象 : 大專院校建築與規劃相關院系爲參與單位(主辦單位擁有邀請名單之决定權)
-
參選資格:
TEAM20邀請參與單位之大專院校建築與規劃學相關專業應届畢業生
-
由學院或系所推薦具代表性畢業設計作品參選(受到邀請之院或系所兩組別作品總共最多4件,每組以2件爲原則,每組至多3件,例如:某學院若建築設計有三組作品參賽,則城鄉規劃就只能推派一組參賽)。
-
參會作品每件作品由一位學生代表至福州參賽,須附上參會報名表(附件一),如發現填寫不實者,應取消其參會資格。
-
競圖準備內容與格式要求:
參賽報名文件
-
報名表(附件一):請統一以電子郵件方式回傳word檔案,依照主辦單位提供之報名表完整填寫。
-
知識産權聲明書(附件一):作品産權擁有者必須親筆簽名知識産權聲明書(附件二)後,連同報名表一同回傳 ,知識産權聲明書檔案格式可為pdf檔或jpg檔,若作品爲團隊共同創作,則知識産權聲明書必須有每位創作者親筆簽名。
參賽作品(實體寄送)
-
作品集三本實體書面:參賽作品實體書面須提供三本,規格為A4大小,直橫式不拘,封面須註明學校、作品名稱及作者姓名。
-
作品圖紙兩份:參賽作品說明圖紙須提供兩份,以一大張版面圖紙參賽,尺寸為直式規格180cm×90cm,不需貼於硬板上,圖紙上須註明學校及作者姓名,且版面內的文字不得小於20點(Photoshop字體大小),將兩份完整圖紙寄到主辦單位指定收件地點,請務必確認寄送包裝品質,若圖紙於運送途中毀損,主辦單位得要求重新寄送。
參賽作品(電子檔)
-
作品集及作品圖紙的電子檔案:將競賽圖紙版面內容與作品集書面內容以jpg格式、300dpi分辨率做成電子檔案。
-
簡報電子檔:評選時簡報文件,向評審說明作品使用(powerpoint、pdf、jpg、影音文件等,簡報時間10分鐘)。
-
收件方式與收件時間 :
-
2017年6月30日前e-mail回傳報名文件電子檔至team20@euic.com.tw (以來信時間爲憑) 。
-
2017年7月25日前寄作品相關電子檔至team20@euic.com.tw(以來信時間爲憑)。
-
2017年7月25日前寄送簡報電子檔一份(競圖以此份電子檔爲主,不提供修改抽換)
-
2017年7月25日17:00前以快遞方式寄送作品圖紙及作品集至 (以郵戳日期或寄件日爲憑)。注明TEAM20參賽,學校、作者、作品名稱、投稿組別。
-
收件及詢問:
-
聯絡人:TEAM20組委會
-
電話:00-886-2-27119990
-
傳真:00-886-2-27118830
-
Email:team20@euic.com.tw
-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13樓
-
特別注明:
-
賽制一律統一使用簡報或影音文件說明,不使用模型說明。
-
敬請參賽者遵守繳件格式和時間,繳交報名表等相關文件e-mail主旨請統一註明2017 TEAM20報名,學校、科系、組別、姓名。範例:2017TEAM20報名XX大學建築系建築設計組XXX。
-
若無按照規定在時間內繳交簡報文件,導致主辦單位無法事先測試,而造成簡報文件檔案無法撥放或影響比賽進行,參賽者必須自行負責。
-
於簡報時,統一使用比賽公用計算機(電腦)撥放。
-
評選期間所繳交主辦單位之參賽相關作品及文件恕不退還,請自行保留備份。
-
簡報設備資訊會於官網公布。 (附件一)報名表
競圖方式
建築設計組與城鄉規劃組預計於各分組教室進行簡報,競圖分組教室於第一天報到後進行分組,由各校代表以抽籤方式决定各校建築設計組與城鄉規劃組分配之競圖教室,若該校現場沒有代表則由主辦單位代爲抽籤,現場公布抽籤結果,各分組教室內之報告順序,由各件作品團隊於競圖當天報到時派員抽籤决定。
(一) 初賽
-
簡報時間:10分鐘,評審講評:10分鐘。
-
評分方式:每位評審於各初選教室之初選作品中,選出兩件作品進入決賽,第一名給予2分,第二名給予1分,最終各評審給分加總,總積分最高之前兩名進入決賽,經評分統計後,若有積分相同並列者,再由該分組評審於積分相同者中選出其中一件作品,給予1分,最終各評審給分加總,總積分最高之作品進入決選,依前述規則評分仍出現積分相同者,則由該組評審老師討論後決議入圍入選者。
-
初賽評審委員以不參與評審自己所代表學校之學生作品爲原則,建築設計組與城鄉規劃組各選出8件作品進入决賽。
(二) 決賽
-
決選參賽者簡報時間:10分鐘,評審講評 : 十分鐘。
-
決賽除邀請專家評委擔任評審委員外,參賽學生亦可參與評審,每組作品擁有一張投票權。
-
各參賽類別皆從8件進入決賽作品中,投票最多選出4件作品。
-
該組8件進入決賽作品進行投票,評審老師自8件作品中選出4件作品,積分依序為4分、3分、2分、1分,參賽學生每件作品可領取一張選票單,自8件作品中選出4件,各計1分,最終以總積分高低排序。
-
各組累積票數前4名參賽作品得獎。最高分為首獎,2、3、4名為優等獎,其餘作品為入選獎。
-
為弘揚本獎項設立初衷的「以人為本」與「永續環境」之精神,將由評審委員選出「人本關懷特別獎」和「永續環境特別獎」各1名,此獎項以決賽作品為評選對象。
獎項設置
-
建築設計組
-
首獎一名,可獲得新臺幣六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
優等獎三名,各可獲得新臺幣兩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
入選獎四名,可獲得獎座、獎狀。
-
-
城鄉規劃組
-
首獎一名,可獲得新臺幣六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
優等獎三名,各可獲得新臺幣兩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
入選獎四名,可獲得獎座、獎狀。
-
-
建築設計組「人本關懷特別獎」1名,可獲得新臺幣三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
城鄉規劃組「永續環境特別獎」1名,可獲得新臺幣三萬元獎金、獎座、獎狀。


講題:城市規劃之挑戰
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
考試院考試委員

講題:建築設計教育新趨勢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

講題:淡江大學建築設計教育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講題:淡水走讀概覽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